- A+
弱者喜歡講道理,強者更愛講故事。
喬幫主不會直接說自己產品做工多么精細,功能多么強大……但他會說“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”。
馬云不會直接說淘寶對跨境貿易貢獻多么大,但他會說:“消費者下單時櫻桃還在樹上,一旦下單農場就開始采摘,72小時內櫻桃就送到了8000萬個家庭手中”。
羅胖也不會直接說某本書多么好,但他會說:“看到一個特別叫絕的情節,在飛機的過道里,興奮地跳了起來”。
信息洪流時代,一定要記住的一個道理:首先要被記住,然后才能被選擇。相較于冗長的道理闡述,生動有趣的故事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。
做短視頻也是一樣,會講故事的人往往更容易做好短視頻!
一、如何在短視頻中講好故事?
在如何講好故事前,我們要明白一個好故事具備三個標準:清晰、好奇、共鳴。
首先一定要清楚自己要輸出什么?要有一條邏輯主線,其他內容都是串在主線上的珍珠,如果沒有那條線,所有內容就散了;其次要讓觀眾產生好奇,最好能讓觀眾內心一直有懸念,有沖突和轉折;最后要讓觀眾產生共鳴,沒有共鳴的故事往往都是“自嗨”,你的故事情節要和觀眾有交集的地方,否則別人聽了也只是聽了而已,帶來不了任何情緒價值。
二、講好故事的萬能結構
不管在短視頻中講什么故事,都要做到簡短有力,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用戶的注意力。
1、開頭炸裂(0-3秒)
A:懸念/沖突前置:直接拋出最吸引人的畫面或話題。例如美食類賬號開頭是“這碗面差點讓我離婚…”,畫面是熱湯潑濺的沖突場景。
B:視覺沖擊:用夸張的表情、動作或特效來抓人眼球。 例如劇情類賬號用“突然摔倒+慢鏡頭”開場,引發好奇。
C:打破常規:用“反常識”引發好奇。例如生活類賬號用“千萬別再用洗潔精洗碗!”為主題吸引人們的關注(實際后續是教你環保替代方法)。
2、中間緊湊(4-30秒)
單線敘事:短視頻講究三個字“短平快”,只有高密度的視頻內容才能抓住用戶,所以只講一個核心事件,避免復雜支線。
內容公式:目標→阻礙→反轉→結果
舉個例子:目標:男孩想給媽媽過生日;阻礙:沒錢買蛋糕;反轉:用泥土做“蛋糕”卻感動媽媽;結果:媽媽笑著流淚擁抱他。
節奏加速:用快剪、音效、字幕強化情緒。
操作技巧:每3秒切換鏡頭或文案,避免視覺疲勞。
3、結尾留鉤(最后3秒)
情感共鳴:金句點題或引發思考。例如:親子視頻結尾字幕“你陪我長大,我陪你變老”。
互動引導:提問或留懸念促轉發。 例如:“你覺得我該原諒他嗎?評論區告訴我”。
行動指令:引導關注或點擊主頁。操作技巧:結尾用箭頭指向“關注”按鈕,配合音效提示。
三、講故事的6大技巧
1、 用細節代替說教
錯誤:“孝敬爸媽很重要”。
正確:拍媽媽的手(布滿老繭)+ 女兒悄悄給她買護手霜的畫面。
2、善用對比制造沖突
參考案例:減肥前后的身材對比、貧窮到逆襲的轉場、同一時間、同一地點照片中的人物變化……
3、加入共情點
痛點:中年失業、帶娃崩潰、減肥失敗……
爽點:逆襲打臉、意外驚喜、社恐變社牛……
癢點:小眾愛好、未實現的愿望(如辭職旅行)……
4、用“數據”講故事
參考案例: 酒類賬號:“3毫米的旅程,一顆好葡萄要走10年”(鏡頭從果園到紅酒瓶中);知識博主:“1天背完3000個單詞,他是怎么做到的?”
5、角色塑造公式
普通人設:讓觀眾有代入感(如“北漂女孩周末擺攤的一天”)。
極致人設:放大標簽(“全網最懶美食博主”)。
反差人設:打破刻板印象(油膩大叔跳芭蕾)。
6、BGM與文案的“情緒助攻”
悲傷故事:慢節奏純音樂+低沉配音。
勵志故事:漸進式高潮音樂+鏗鏘文案。
懸疑故事:詭異音效+留白式臺詞。
電影《海上鋼琴師》里有一句很經典的話:“只要你還有一個好故事和一個聽眾,你就不算真的完蛋”。
故事擁有無窮的力量。它不僅能激發人們的興趣和情感,也能巧妙的傳遞信息和價值,當你學會用“講故事”的方式做短視頻,你離上熱門也就不遠了。
